一生就做一件善事-奉读阴鹭文三十年得善报
原文来源:《劝戒录全集》第一卷,清代 梁恭辰 撰;王继浩 点校;王继浩、谢敏奇、车其磊 译。北京:团结出版社,全本全译版。
我父亲在礼部实习的时候,与安徽县的程世淳先生是同僚,交情深厚。
程先生喜欢谈论过去的事情,据他自己讲述:“乾隆四十二年(1777)丁酉,与翰林院修撰陈初哲先生,一同主持陕西省乡试,已经取定二十五份试卷呈送给陈修撰审阅,里面的某号一份考卷瑕疵和错漏之处很多,陈修撰想要将其换掉,用备用卷替补上去。忽然听到鬼叫声四起,慢慢移动到窗外大声吼叫,接着又进入房间,一直耍弄骚扰到黎明才离开。
陈修撰心想考试院长期没有人居住,怀疑是狐狸作祟,也并不感到有什么奇怪的。
然后找我商量关于那份试卷的取舍,我不觉心中一动,对陈修撰说:“回想起我父亲一生困于考场,直到满头白发还在考试,三次试卷获得推荐,都是因为正、副主考官意见不合而被淘汰,从而名落孙山。面对当前情景,追忆往事,不由得有些感伤。至于这份试卷的瑕疵,我也看到了,对它的取舍原本没有偏见;只是因为我想到从前的事情,情不自禁,或许是可以破格录取的。
陈修撰勉强听从了我的建议。
发榜之后中举的考生前来拜见,原来是一位来自乡村的老学究祝振声。
我和陈修撰向他讲述其中的缘故,问他积了什么阴德而能得到天地鬼神的保佑。
祝振声自己说:“春夏季做农活,秋冬季教学生读书,不只是没有时间做善事,也不知道什么是阴德。
反复追问,他才说:“我小时候老师传授给我一篇《文昌帝君阴鹭文》,自二十八岁起,每天早晨漱口楚香拜读一遍。
今年五十八岁了,已经坚持了三十年没有间断。
一生只有这件事,其他的都不知道。
我说:“你能坚持读,也必定能做到,这本身就是在积阴德了。”
第二年,祝振声进京参加会试,见到这个人,都觉得他朴实诚愿,说话迟钝好像说不出口一样,他说的话应该不会虚假。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