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位连中三元的钱湘舲先生
原文来源:《劝戒录全集》第三卷,清代 梁恭辰 撰;王继浩 点校;王继浩、谢敏奇、车其磊 译。北京:团结出版社,全本全译版。
【译文】本朝读书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中第一名,以解元、会元、状元三元及第的,从江苏长洲县(今苏州市)的钱湘舲先生(钱棨,原名起,后因避唐代诗人钱起同名,遂改为现名,字振威,号湘舲,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状元,清代第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开始。
他在还是秀才时,原名钱起,因当时的法令要求姓名要避免与历朝历代的先贤雷同,就改为了现在的名字钱棨。
幼年时以孝顺闻名,他的母亲高太夫人病重,就从手臂上割下一块肉配合药物给母亲服用,药到病除,母亲很快就痊愈了。
高中状元之后,以翰林院修撰的身份入直上书房,做事恭敬谨慎,不敢懈怠。
当时正值和绅当权,想要拉拢他,他坚持自己的志节,不为所动。和绅对他怀恨在心,所以虽然钱先生诗词文章、楷体书法都很精妙,多次掌握评定文章、考选文士的权柄,而他始终无法在仕途上更进一步。
和绅倒台后,才连续提升到内阁学士。
当时乾隆皇帝身边的近臣,凡是依附于和绅的,都或多或少受到了牵连,唯独钱先生超然事外、不受影响,当时的奥论对他评价很高。
另外,钱先生的《墓志铭》是石琢堂先生(石韫玉)所撰写的,而唯独遗漏了他不入和绅一党这样重要的情节,不知道是什么缘故。
并且叙述官阶只提到了翰林院修撰,而对于之后的詹事府中允直到内阁学士的经历都未见载入,也是记载的疏漏。(这篇文章现在收录在石韫玉先生的《独学庐文集》中。)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