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二位连中三元的陈继昌先生
原文来源:《劝戒录全集》第三卷,清代 梁恭辰 撰;王继浩 点校;王继浩、谢敏奇、车其磊 译。北京:团结出版社,全本全译版。
继钱湘舲先生(钱棨)之后,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的人,是桂林的陈继昌先生(原名守叙,字哲臣,号莲史,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科状元,官至江苏巡抚)。
他原名陈守叡,曾经梦见报喜的人将泥金帖子送到了家门,写的是“继昌”二字,诘问他是不是写错了,报喜的人回答说:“今年的会元和状元一定是这个名字。”
醒来后就改成了现在的名字陈继昌。
桂林城外有一个还珠洞(在广西桂林伏波山麓),有下垂的石笋,从前有“石笋到地,状元及第”的谚语;到这时,石笋果然与地面接触。
洞中的摩崖上面有雕刻的诗句,分别嵌入了“继昌”二字,也是一种奇观。
陈继昌先生是陈榕门相国文恭公(陈宏谋,曾用名弘谋,字汝咨,号榕门,广西临桂人,官至东阁大学士,清朝名臣)的玄孙,他家世代积累功德之深厚,栽培福报之巨大,自然是不必多说。
状元及第时,他的父亲内阁中书陈蕉雪先生(陈元焘)仍然健在,寄给他一首诗说:“
祖宗贻福逮云礽,福至还期器可盛。
好以文章勤职业,勉求学问副科名。
出身岂为营温饱,得志从来戒满盈。
有子克家宽父责,老怀不用日愁生。”
像这样的家训,那里是明代罗念庵(罗洪先)诗中所说的妇人和老翁所能企及的呢?
另外,陈继昌先生是嘉庆二十五年(1820)庚辰科会元、状元,他的殿试策论试卷开头表示颂扬的段落中有“道光宇宙”的字眼。
第二年,恰好是道光元年(1821),即道光皇帝登基改元之年,也可以说他是有先见之明的人。
道光己亥、庚子(1839、1840)年间,我和二哥随侍父亲在桂林为官,适逢陈继昌先生在家乡养病,最受他青睐,曾经亲笔书写了一副集句对联字帖赠送给我们,说:“虚其心,实其腹;骥之子,凤之雏。”
此联既有褒奖,又有勉励之意,我们兄弟非常感激和敬佩。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