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法难的原因
心上莲花/祇树
在历史上有几次著名的法难,即“三武一宗”毁灭佛教的事件。时常有人拿这种事诟病佛教,连自身尚不能保,谈何度人?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法。人活在世间,有谁能一辈子没个病没个灾的?如果佛教在世间是不坏金刚,这就显然违背了“三法印”中的无常法则。这个无常法则自然也包括佛教本身。正因为无常,才有了世间的诸多苦难,才需要生命的解脱。佛是我们的导师,是教导我们趋吉避凶及至彻底解脱的老师,而不掌管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主宰。
法难事件,同样离不开因果律。纵观历史上法难事件,不外乎是前期上层社会的支持,佛教兴盛后,经济富足。一些本来不信佛的人混进佛门牟利,这也就导致了佛门的百弊丛生。这些人不守戒律,寺院又管理不力,造下许多恶业,必然有其果报。同时也就致使社会上对佛教存在不良看法。正是因为上述内部原因,加上外部其他宗教的攻击,及当政者的个人看法,内因外患而致法难。归根结底,还是因果所至。
所以从这些事件中,我们就可以理解辽宁大悲寺及许多高僧大德为什么那么重视戒律的深意。这个世界上任何事都离不开因果,即使是佛教本身也不例外。
忏悔的方法
心上莲花/祇树
如果以前做过不对的事,最好的办法是忏悔。《增一阿含经》:“作极恶之行,悔过转微薄,日悔不懈怠,罪根永可拔”。又《业报差别经》:“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忏悔有作法忏、取相忏、无相忏。作法忏是依靠一定的方法,发露自己所造的恶业,藉方法的运作,达到忏悔的目的。比如拜《八十八佛大忏悔文》、依《药师宝忏》修药师忏等等。
取相忏是在佛菩萨像前,发露自己所造的恶业,深责于心,多多忏悔与礼拜,直至罪孽灭尽,这种忏法能忏除各种罪业。我们做过的很多错事,很多已经无法弥补,我们能做的只是忏悔自己的心念。诸法心生,心净则世界净。为什么需要在佛前忏悔?在此过程中,佛菩萨是见证者,证知我们的真心忏悔。
无相忏是返观自照,观察自身的恶业,了知其无常无我虚妄执著的本质,求之不可得,这就是无相忏。“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无相不是嘴上功夫,而是需要切身的自我体证。无相忏可忏除最根本与重大的罪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