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宗教调侃中的包容性和玻璃心
知乎/梁兴扬
中国传统文化中,宗教并不是不可触犯的忌讳,没有什么特别的宗教敏感问题。
佛道教可以是被调侃、被戏弄的对象,而不是高高在上,或者不信我者下地狱,更没有大规模的宗教战争。你对和尚道士的调侃,可能会引起僧道的不愉快,却从来不担心引发大规模的宗教敏感问题。同时,世人也不会因为对佛道的调侃而丧失对高僧明道的敬畏,仍然追寻佛道所诠释的精神世界。哪怕不是宗教徒,一样能从宗教思想中受益。出世入世,就在宫观太极、寺庙禅理与凡俗红尘中流转,世人敢调侃佛道教,是因为佛道教经得起调侃,是因为佛道教对世人足够友善。不因宗教而限制真理,不因宗教而定义善恶,不因宗教而区分人群,不因宗教而割裂人性。
我们厌恶(民间传说中的)法海却不会痛恨佛教,我们厌恶张角却不会痛恨道教,因为佛道教都在传递不因宗教而定义的价值观。调侃三清佛祖,不担心宗教敏感问题,不担心佛道教以正义的名义讨伐,这正是中国宗教包容、自信、大气的象征。没有异教徒、没有不信我者下地狱,捍卫真正的真理而不是宗教的利益,是我们的幸运。
宗教应该要有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是自卑到世人调侃一下就要诅咒世人,就说侮辱宗教信仰,就说宗教敏感等等。经得起调侃的宗教是有自信心的宗教,经不起调侃的玻璃心宗教要么没有自信心,要么就是邪教。
附:知乎上的回复
信佛教道教基本会成为一个有信仰的正常人,他们不干涉他人生活,不伤害他人。我不吃肉,你在我面前吃肉那是你的事,我无所谓,不会因为在他面前吃猪肉而挨打。也不会整天跟你说什么不信我要下地狱,家人怎么怎么样的恶心你。
总体来说,你跟大部分信佛信道的人是可以成为世俗的朋友的,不用提心吊胆触犯什么禁忌,和普通人一样。但是有些宗教就不一样,你和这些宗教中的大部分信徒很难成为朋友,有的很烦人,有的分分钟可能弄你,你说不准啥时候啥破事就能触犯他禁忌导致他暴怒。整天提心吊胆的,心理都不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