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行无常
心上莲花/祇树
佛说:“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看完这一偈,这一刻已经永远过去了,永不会再回来。这就是无常。
佛法的无常,是建立在对自我生命的认知基础上的。人一切的享受,皆是六入或五蕴的需求反映。如看电视是满足眼识的需求,听音乐是满足耳识的需求,喜欢大自然的清香只是满足鼻识的需求,美食当前是为舌识需求,按摩运动男女之爱也只是满足身识的需求,文化熏陶或胡思乱想也只是意识的需求。这一切的需求都是无常的。
没有任何一种感受可以持续不变,而且,即使是最美好的感受,如果延续时间过长,即会变成一种无法忍受的折磨。比如累了的时候,坐在柔软的沙发上是一种享受。但长期坐着不动,简直就是要命,说什么都得出去走走。先前的享受很快变成折磨,这是无常在作怪。一种最喜欢吃的菜,接连不断地吃,也会无法入口。再连续吃个几个月,闻到那气味都反胃。原来视同掌上珍宝的女人,几年下来,就像左手拉右手,再也找不回当年的感觉。他原来的山盟海誓都到哪里去了?不要怪他变心,也不要怪他骗你,当初他爱你得神魂颠倒是真的,这会儿爱不起来了也是真的,这都是无常惹的祸。在爱情中,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终有一天都会厌倦。婚姻如同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又有几个不想出去?
在无常的原则下,这世间没有一个人、一件事、一句承诺是永恒不变的。海枯石烂听起来很动人,可是不经意间,物犹在,人已非。“花满市,月浸衣,少年情事老来悲”,世间有什么抵得过无常的消磨?我们总想留住点什么,而岁月却总是在无情地吞噬着一切。这就是“诸行无常”的道理。
诸行无常不仅仅是指时世变迁、万物迁流不息,如果这样分析,就是心外求法。佛法是内观,故诸行无常是指五蕴与六入的无常,即生命感受及生命构成的无常。
“我”所感知的世界万物及自我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在变迁,这就是“色”无常;各种感受纷至沓来,随即杳然无踪,这就是“受”无常;外界在头脑中的反映时时在变换,故“想”无常;思维情感时时奔涌不息,故“行”无常;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变化无尽,故“识”无常。五蕴皆是无常,而生命的全部就是五蕴,故“我”无常。“我”永远无法两次踏进同一条生命之河。
“我”的存在,需要不断补充物质、能量及资讯,一旦停留,“我”就无以为继。“我”就是受这些需求的驱使,不断地补充六入这些感受、五蕴这些需求,一刻不停、永无止日。即使死亡来临,也会很快产生一个中阴身继续这些补给,直至产生下一期生命。这种无常就是佛教所说的苦,苦的根本原因在于无常。
正因为五蕴无常,所以贪欲永无休止。反过来,只要心中还有贪欲,生命就无法得到解脱。欲望如同一个布满鲜花的泥潭,只要踏上去,就会让人步步下陷。《渔夫与金鱼》中的老太婆,刚开始只是要求一个完好的洗衣盆,后面步步升级,做了女皇还要统治整个世界。不加控制的欲望总是这样,凡是一个心愿满足时,嗯,感觉不错,只是还差一些其它的......它永不会被满足,这是一个无底的黑洞,是指向三恶道的入口。六道的分布,越是上层,越是心境淡泊、知足、懂得感恩;越是下层,贪欲越重、越不知足、越不懂感恩、以及极端的自我为中心。人的心在哪一种境界,未来的去向就是哪一道。
- 慈悲心---强大的生命防护罩 心上莲花/祇树
改变命运,不仅需要在行为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心性上的改变。
对于命运不济、人际关系不佳的人,修慈悲心是最简单、且效果最明显的方法。
慈者予人以乐,悲者怜人之苦。
对一切生命,包括你在现实中见到的人、一切善待自己的人、伤害自己的人、憎恨自己的人,一切动物、一切卑微弱小的生命,一切鬼神、一切众生......一切鲜活的生命,一切眼耳所能见闻到的和不能见到的生命,无不发自内心地愿其快快乐乐、安乐幸福,这就是慈心。
慈心生起来了则悲心自然而然就能生起。愿其得乐,自然不忍见其苦难。面对他们的苦难,自然会生起深切的怜悯之心,这就是悲心。
慈悲心与爱心有什么区别?爱心是有条件的、是以自我为出发点的、是有前提与限度的。母爱只限于儿女,爱情只限于自己的心上人。而慈悲心是没有条件的、是无我的、是没有边界的。
能做到上述这一切,即是慈悲心成就。凡慈悲心成就者,天地鬼神都会眷顾此人,给他提供一切有可能的方便。凡欲伤害慈悲心成就者,就像拿手掌去击打锋利的刀尖。不但对刀尖伤害极小,而且下手越重,加害者对自己的伤害越大。所以慈悲心是最坚固的铠甲,是天地之间任何东西都比不上的防护罩。在生活中看到慈悲心重的人,切勿肆意伤害,否则伤他不重,反而会由此严重伤害到自己。同时还有一点也要特别注意,不要轻易去伤害比自己福报大的人。福报也是防护罩之一。福报轻的人伤害福报重的人,是以卵击石,他所受的伤害轻,而自己所受的伤害极重。对方福报越大,伤害后后果越严重。
为什么周边的人很多人都在伤害自己?因为自己没有从心底真切地以慈悲心对待他们,甚至于有可能在暗地里恨他们、妒忌他们、希望他们遭受苦难、得到报应。诸法心生,自然会感生不如意的处境。
慈悲心成就者,自然就成为一个磁场中心,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财富、名利、友情、眷属......一切合理的需求,不求自来。我们可以看看周边那些“磁场中心”,哪一个不是会罩着属下、爱及众人?有利益就恨不得一个人捞尽,有难就推给别人,对属下、对众人漠不关心,甚至于嘴里不说,心头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爽,再甚者处处为难别人、坑害他人、暗箭伤人,这样的人,谁捧他的场?再者,人活在世上,大都有善神在暗中护持的,让人免受邪神恶鬼及意外的伤害。慈悲心越重,护持的善神越多、级别越高。阴损凶暴的人,几乎没有善神护持。物以类聚,邪恶鬼神倒是挺喜欢这种人的。聪明正直谓之神,将心比心,你要是神灵,对这种油盐不进、没办法挽救的人,你会乐意长期想尽办法罩着他吗?
有的人天生心软,见不得别人的苦难;有的人天生就心态阳光,愿意一切人生活得快快乐乐。而有人却很难做到这一点,或者慈悲心还远远不够,这就需要培养。慈悲心同样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培养慈悲心的对象,由近及远,开始是周边的人,再及一般大众,再及眼耳所见所闻一切生命、再及十法界一切生命。发自内心地希望他们得到安乐,发自内心地怜悯他们的苦难。
慈悲心成就者是可以立竿见影地改变命运的。有一个能直观地观测到的方法。首先是眼睛的改变。眼神明显柔和了,黑眼珠慢慢增大了、变黑了。眼睛在五行中属木,主仁,是生长发育的阶段,福报生起就会首先在眼睛中表现出来。然后照照镜子,看看鼻梁,如果是灰暗无光的,就说明目前运气不佳,切勿做任何投资、不要轻举妄动、低调做人做事。在培养慈悲心的过程中,或辅之以放生、诵经、印经、做公益事业等等行为后,会发现自己的鼻梁越来越亮,这种亮色会慢慢延伸到额头,直至遍布整个上额。颜色也会由单纯的亮色逐渐转变为饱满而且黄亮黄亮的颜色,就像熟透了的蚕蛹。有这种表征,就是运气极好的表现,一切想做的事,只要条件成熟,只管放胆去做,几乎没有不成的。当然这过程中切戒邪淫、杀业、不当之财等等恶业,如果做过这些,往往一个晚上过后,鼻梁的颜色就会黯淡无光,这就说明这些行为已经严重折损了福报,做事方面就会马上不顺起来,即使是到手的事也可能会莫名其妙地泡汤。运气好所表现出来的鼻梁的颜色与油性皮肤的表层油光是有区别的,前者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光泽,后者是表层的浮光,多看多比较,就能区别出来了。
为什么鼻头黄亮就运气好?因为鼻在五行中属金,金是成熟的阶段,福报成熟必定会在鼻梁上显示出来。